伊莉討論區

標題: 中國大陸「新常態」 商品超級循環終結 重塑全球經濟新格局 [打印本頁]

作者: iiifgh    時間: 2015-3-29 10:39 AM     標題: 中國大陸「新常態」 商品超級循環終結 重塑全球經濟新格局

中國大陸「新常態」 商品超級循環終結 重塑全球經濟新格局
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2015-03-27  18:30 

中國大陸鐵礦運往山東省日照港 (圖:AFP)

據《MarketWatch》報導指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或僅是指令人印象深刻的成長,而非近數十年來爆發性的經濟發展。但對全球經濟與天然原料而言,卻再也回不去了。

在花旗 (Citi) 一項新的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目前正從中國大陸做為世界工廠的模式,經歷一項根本性的轉變。在過去 10 年當中,中國大陸席捲全球各項產業領域,從蘋果公司 (AAPL-US) 的 iPhones 到球鞋與傢俱,可說幾乎壟斷各項製造業。與此同時,中國大陸也成為全球商品需求主要驅動力,維繫多年的原物料超級循環。

然而,當全球原物料需求出現多年來新低點,顯示這波成長趨勢已告結束。分析師正致力於尋求近數週到數月以來原物料價格下跌所蘊含的訊息,預期將造成產業結構、貿易流動與原料市場發生劇變。

中國大陸對原料需求放緩趨勢看來是結構性也不可逆轉,近來美元強勢表現或助長全球降低對原料需求,但中國大陸才是需求放緩的主因。這也不僅只是循環性的因素,而是因為中國大陸政府為調控經濟而以政策推動再平衡。8 年前時任總理的溫家寶便曾指出,中國大陸經濟「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與不可持續」。

北京政府目前沒有其他選項,由於過度投資造成環境破壞、工業產能過剩與危險的企業債層級,中國大陸必須轉往新方向,市場普遍認為這自然會導向低成長的趨勢。

花旗估計,中國大陸要達成再平衡,並將目前占 GDP 50% 的投資降至 40% ,投資成長必須要低於 GDP 成長 4 個百分點 ,以目前設定的 GDP 成長 7% 來看,便意味著投資成長需為 3% 。花旗表示,由於這將對中國大陸幾乎全部的工業商品造成危害,因此也將對原料需求造成重大影響。

中國大陸對原物料需求,帶動全球大宗物資生產國的成長,然而當中國大陸脫離世界工廠角色,市場可預期情勢將反轉,包括商品價格下跌,造成資產縮水,投資抽離等也將成真。麥格理研究公司 (Macquarie Research) 數年前曾指出,以往幾乎任何原料供應,都能找到中國大陸的買主。這項極大轉變將極化大宗原物料發展,由其是對那些供給過剩的煤、鋼、鐵礦造成極大打擊;中國大陸自身較欠缺的如鎳、鉻則較不受衝擊。

針對基本金屬則須較眼光放遠一點才能作出評估,花旗指出,商品價格循環已重設,從今而後必須適應多極世界。與過去全然都是中國大陸的狀況不同,需求成長將來自新興市場 ,也就是印度、東南亞、中東、拉美與非洲等區。然而新興市場雖然接棒下去,卻也無法彌補中國大陸需求不足造成的全球性衝擊。

這種多極的自然資源需求趨勢將不僅造成價格異動,資源輸出國也可能因顧及發展自身下游產業,造成貿易流動。過去中國大陸藉由低廉成本與大量資金挹注,對外進口原料,建立自有的冶煉與精煉能力,麥格理預期市場將看到原料回歸於產出地當地進行提煉與附加價值的發展,這項改變將對多數運輸業者造成衝擊。

再將場景拉回中國大陸,市場可預期這些新興市場力量將加速再平衡的進程。採礦業與冶煉業將因具有最高的產業債層級而倍感壓力,另高收益債券或因通貨緊縮影響債償,麥格理預測指出,長期來看,銀行將移轉資金,尋求新的經濟領域以求得較佳收益。

投資人或可將中國大陸經濟情勢視為一持續性立場,但也須謹慎應對,因這種轉變也有可能偏離目標或成為一場災難。花旗至少對一項事實顯得寬慰,也就是服務業較重工業來的更勞力密集,這種轉變應當對就業率造成較小影響。

由於中國大陸官方持續推動可再生與潔淨能源產業,可預期投資人將拋棄中國大陸重汙染工業,轉而置焦於新的經濟發展機會。

除了原物料之外,中國大陸在全球經濟發展角色也不再一枝獨秀,這些改變顯示其他新興市場將更有機會取得投資人與外國投資關注。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9.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