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研究發現一個位於太陽系鄰近區域「星際隧道」 [打印本頁]

作者: jiunn36    時間: 2024-11-24 10:43 AM     標題: 研究發現一個位於太陽系鄰近區域「星際隧道」

     [attach]140759407[/attach]
  天文學家表示﹐在太陽系鄰近區域發現了一個「星際隧道」﹐可能通向其它恆星系統。根據10月29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這個隧道是太陽系周圍一個巨大的高溫氣體結構的一部分﹐這個氣體結構被稱為「本地熱泡」(Local Hot Bubble)﹐其半徑達數百光年。更重要的是研究結果顯示它可能與一個鄰近且更大的氣泡相連。
     [attach]140759408[/attach]
  研究人員利用首個完全位於地球大氣層之外的「eROSITA」X射線天文望遠鏡收集的大量數據﹐生成了整個「本地熱泡」的3D模型﹐確認了一些天文學家預測的特徵﹐同時也揭示了全新的特徵。德國麥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xtraterrestrial Physics)的天文學家﹑研究共同作者邁克爾‧弗雷伯格(Michael Freyber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不知道的是通往半人馬座的星際隧道的存在﹐它在較冷的星際介質中開鑿出一個空隙。這個區域由於eROSITA的靈敏度大幅提升以及與前身ROSAT的截然不同的調查策略而顯得格外突出。」
  本地熱泡的存在或簡稱本地泡泡﹐最早在五十多年前被提出﹐以解釋背景X射線輻射的普遍存在。由於恆星系統之間的空間充滿了被稱為星際介質的稀疏氣體和塵埃雲會聚集形成恆星﹐這些低能量的X射線輻射通常在我們能夠檢測到之前就已被吸收。
     [attach]140759409[/attach]
  那麼﹐如果我們的宇宙角落因某種原因是空的呢﹖那就是本地泡泡。天文學家認為它形成於約一千四百萬年前﹐當時一連串的超新星將所有附近的星際物質吹走﹐形成一個直徑約1,000光年的空腔。作為證據研究人員可以看到這些超新星的殘骸。這一想法面臨挑戰﹕幾十年前﹐研究人員發現我們太陽的太陽風與我們星球的外大氣層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能產生類似的X射線輻射。但近年來﹐隨著觀測到在這個泡泡邊緣形成的初生恆星團﹐這一想法得到了進一步支持。
  研究者們建議﹐這個星際隧道可能是橫跨銀河系的整個星際介質網絡的一部分﹐這個網絡是由恆星釋放的能量爆炸形成的。除了星際隧道之外﹐對本地泡泡的詳細建模顯示了結構內的溫度梯度﹐北部區域的溫度顯著高於南部區域。這表明可能有更近期的超新星擴展了這個泡泡並重新加熱了其中的物質﹐或許這發生在過去幾百萬年內。



作者: burtonway78    時間: 2024-12-1 08:15 PM

星際隧道是否代表時間維度也被考慮進去?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9.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